《福尔摩斯探案集》的作者阿瑟.柯南道尔的儿子金斯利,在1916年索姆河战役中负伤,但似乎只要伤口痊愈,并能活下来。然而残酷的是,金斯利在身体状态不佳时又感染了大流感,最终在1918年10月28日病逝。他的父亲柯南道尔非常痛苦,沉迷于招魂术不能自拔,他在这种当时流行的信仰体系中寻求安慰,想借此忘却如此巨大的打击。

图注:柯南道尔的儿子金斯利
以上史实出自凯瑟琳.阿诺德的《1918年之疫:被流感改变的世界》(该书中文版已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一书。)

图注 :柯南道尔和所谓的“魂灵”(可能是指他的儿子)合影照,这种拼图游戏在今天的人们看来是雕虫小技,而在当年竟然成功地蒙住了侦探小说大家,可见一个人心中若有了执念,行为就会产生巨大的偏差
关于柯南道尔儿子感染的大流感,《锐智号》老姜据果壳的《用两千年战瘟疫》(新蕾出版社)一书的记载,复述如下: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参战国正在进行殊死较量,一个凶恶的“幽灵”悄然出现在美国堪萨斯州的军营。士兵接二连三地出现了感冒症状,在随后的几个月里,美国各地都出现了流行性感冒的踪影,它伴随着战争和游客的脚步被传到了世界各地。和以往的流感不同,此次流感青壮年的死亡率特别高。令人闻之色变,所造成的灾难是流感流行史上最严重的。

《传染病的文化史》(该书中文版已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洛伊斯.N.玛格纳分析:“一些流感病毒能侵袭深部肺部组织细胞以及普通季节性流感病毒侵袭的上呼吸道细胞,所以特别危险。这是1918年流感病毒最明确的致死性特征之一。在检测流感受害者的肺部时,病理学家发现了严重的异常损伤,包括大量出血和积液、深部肺组织的破坏。除了能侵犯肺部组织,病毒似乎还引起了免疫系统大规模的抑制反应。虽然病理学家未能解释为什么病毒在健康的年轻人中毒力更强,但现在科学家们认为,年轻人活跃的免疫反应加剧了他们肺部组织纤弱结构受到的破坏。”
柯南道尔的儿子就死于这场大流感,这让他悲痛欲绝,靠招魂术来进行精神寄托。而此前柯南道尔就已沉迷于饮用一种含可卡因的葡萄酒。
而提到后来成为毒品的可卡因,则先要提到古柯。
古柯株高约2-4米,树皮褐色,小枝干后黑褐色或棕褐色。树叶茂密,叶片长3-7厘米,呈长椭圆形,边缘光滑。古柯树花小,每朵5瓣,花色黄白。果实呈红色。成熟核果红色,长圆形,有5条纵棱,顶部渐尖,有种子1粒。它生长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区。
1855年,德国化学家弗里德里希首次从古柯叶中提取出麻药成分,并命名为Erythroxylon。1859年,奥地利化学家纽曼又精制出更高纯度的物质,命名为可卡因(Cocaine)。
1884年,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推荐用可卡因作局部麻醉剂、性欲刺激剂、抗抑郁剂,并在其后很长时间里将之用于治疗幻想症,他将其称之为“富有魔力的物质”。
当时的《波士顿医学杂志》称 :“适量使用古柯不仅有益健康,而且大有裨益”。当时的美国神经学协会则宣称:“一个抑郁寡欢,沉默寡言的病人,背负最深沉的哀痛或是悲伤的人”在可卡因的作用下也会停止抽泣,高兴起来。
上面的这些声明今天看来,无疑是在误导当时的世人。

而在此前后,让《福尔摩斯》作者柯南道尔上瘾的酒诞生了,这就是“马里亚尼酒”。当时,法国化学家安吉罗.马里亚尼决定在波尔多葡萄酒中加上几片古柯树叶。结果,酒中含有的乙醇将可卡因从古柯树叶中萃取出来。然后溶解,形成了一种饮品。马里亚尼将这种产品以自己的名字命名,并大肆吹嘘说这是一种药酒。据分析,该酒中有10%的酒精,加上8%的可卡因提取物。这当然会使人上瘾。
“这种酒还得到了很多社会名流的推崇,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19世纪末的文学繁荣:亚瑟.柯南道尔、儒勒.凡尔纳、亚历山大.仲马、亨德利克.易卜生和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都是这种酒专一而狂热的饮用者。下一回,当你磕磕巴巴地阅读一本有点儿太长的19世纪末文学经典时,可以想一下这个事情。请记住,可卡因令其使用者对自己的决定极端自信,对小说家来说,便是不再那么依赖于编辑。”
这段语含嘲讽与调侃的文字出自莉迪亚.康、内特. 彼得森合著的《荒诞医学史》(该书中文版由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当然,我们今天的人已知道:可卡因滥用造成急性中毒表现为极度激动、不安、精神异常、视物不清、四肢震颤,严重者可诱发心律紊乱、全身抽搐、呼吸衰竭而致死。吸食者往往表现出焦虑、倦怠和极度兴奋等症状,酷似妄想精神分裂症。由于可卡因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高度毒性,可刺激大脑皮层,产生视、听、触等幻觉,导致他们的触觉致幻尤为强烈,仿佛皮肤上总是有昆虫附着,以致发生自残行为,常常还有心理恐怖,总怀疑被人监视、跟踪。目前,大部分国家早已禁止可卡因的非法出售和使用。
阿瑟•柯南道尔 (1859年5月22日—1930年7月7日),生于苏格兰爱丁堡,因塑造了侦探人物──夏洛克•福尔摩斯而成为侦探小说史上重要的作家。他的代表作有《福尔摩斯探案集》(包括《血字的研究》、《四签名》、《巴斯克维尔的猎犬》等)。 他的小说的故事结构、推理手法给该类题材的小说树立了范本,将侦探小说推向了一个新的时代。
20世纪初,“鬼魂摄影”在一战中流行一时,英国的威廉•霍普在一战的余波中,继续推广“鬼魂摄影”术。柯南道尔对之予以支持,并在1922年撰写了名为《鬼魂摄影案》的书。当魔术师哈利•胡迪尼公开嘲笑“鬼魂摄影师是可笑的”, 柯南道尔恼怒至极,结束了与对方的友谊。
《锐智号》老姜曾完整地读过《福尔摩斯探案集》,当时是少年,柯南道尔在书中构建的诡异氛围,让深夜读书的我背脊发冷,汗毛倒竖。今天重新审视他的作品,感觉作者在写作时,努力地压抑了自己的神秘主义倾向,让他所塑造的人物福尔摩斯是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侦探在人间理性地办案,而不是一个幽灵在穿越无间地狱,从而没有让他弥漫全书的诡异气氛演化成神怪小说的基调。但现实中的柯南道尔则没有让理性占上风,他显然在沉迷于可卡因的毒瘾中,放纵了自己的神秘主义妄想,从而盲信江湖术士的招魂术,并与之沆瀣一气。

图注 :柯南道尔和所谓的“仙女”合影照